" 卖矿的盈利能力,胜过卖车和卖电池的。"
这话放在一年前,确是事实。如今,伴随着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此言怕是快要站不住脚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盖世汽车统计了国内 17 家锂矿企业 2023 年第一季度财报。从统计结果来看,2023 年,或是锂矿企业财报业绩的转折点。其中,超七成企业净利润同比变化呈现负增长,甚至天奇股份已经出现了亏损的现象。
营收净利负增长初现端倪,部分企业由盈转亏在盖世汽车统计范围内,营收同比变化出现负增长的企业一共有 8 家,占比约为 47%;净利润同比变化出现负增长的企业更多,一共有 12 家,占比约为 71%。
这对 " 锂矿一响,黄金万两 " 的矿企而言,确是难得一见的颓势。
整体来看,天齐锂业在上述 17 家锂矿企业中表现最为亮眼,实现营收 114/49 亿元,同比增长 117.8%,净利润达 49 亿元,同比增长 46.5%。其净利润远远超过了赣锋锂业。
一季度天齐锂业的毛利率达到 89.8%,同比增长了 4.52 个百分点,环比增长了 5.32 个百分点,成为了当期业绩最大的看点。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招华在发布的报告中分析称,本季天齐锂业毛利率创出历史新高,主要因一方面公司锂化合物及衍生品和锂矿的销售均价同比分别增加 40.47% 和 245.09%;联营公司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 SQM ( 智利矿业化工 ) 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增厚了投资收益。
根据天齐锂业未来五年战略规划,该公司将稳步落实基础锂盐产能扩张计划,力争到 2027 年达到 30 万吨左右碳酸锂当量的锂化工产品产能。
作为对比,天奇股份此次业绩表现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变化双降,其中净利润同比变化甚至达到 435% 的降幅,且其 2023 年第一季度亏损近 3 亿元。
该公司解释道:" 营收及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锂电池循环业务受主要产品市场价格短时间大幅下跌影响,产品原料成本倒挂造成经营亏损及存货跌价。"
碳酸锂回归理性,上中下游都好过
上述以天奇股份为代表的锂矿企业,之所以出现了营收净利双降的罕见现象,大多和去年年底以来,急剧下滑的碳酸锂价格有关。
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曾对外称," 锂盐有 60 万元一吨的昨天,也可能有 10 万元一吨的明天 "。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最新表示:" 碳酸锂实际成本在 3 万元 / 吨左右,碳酸锂价格有可能下降到 10 万元以下 "。他还做了测算,整车行业和电池行业可能去年为锂行业至少贡献了 1000 亿元的利润。
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断崖式下跌,1 月现货跌破了 50 万元 / 吨的大关,到了 4 月,价格已经腰斩。直至进入五月,经历 3 个月时间的下探后,碳酸锂价格才有了止跌的趋势。
5 月 5 日,上海有色网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当日部分锂电材料报价小幅上涨。其中,电池级碳酸锂每吨上涨 1000 元,均价报 18.05 万元 / 吨,近 5 日吨价累计上涨 2000 元。
有专业机构认为,二季度新能源市场回暖是必然,碳酸锂价格也有望继续回升,锂电产业链也有望迎来全面复苏。
但锂矿企业要想回到此前暴利的鼎盛时期,怕是有些艰难了。
眼下,部分锂盐厂商正在积极布局氢氧化锂领域。
比如雅化集团发布公告称,该公司拟调整锂产业扩能规划:一方面,对二期项目进行调整,将剩余未建部分终止,调整为新建一条 3 万吨电池级氢氧化锂生产线,并投入三期建设。另一方面,三期新增年产 7 万吨的高等级锂盐生产线(氢氧化锂产能 3 万吨,碳酸锂产能 4 万吨)建设项目。
无独有偶,天齐锂业也对外表示,该公司在澳大利亚奎纳纳一期 2.4 万吨 / 年氢氧化锂工厂已于 2022 年 11 月 30 日起达到商业化生产能力。
据悉,相比碳酸锂,氢氧化锂的能量密度更高,可以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2 年我国氢氧化锂产量 24.64 万吨 ( 产能约 36 万吨 ) ,同比增幅约为 29.5%。信达证券预计全球动力电池对氢氧化锂的实际需求量将从 2020 年的 6 万吨左右提升至 2025 年的 58 万吨。
上一篇:致敬劳动者|韦世豪:岁岁耕耘忙 只为菜籽香|天天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北极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2022016517号-19 联系邮箱:514 676 113@qq.com